近日,我校博彩导航
新能源材料研究团队在能源领域顶尖期刊《Nano Energy》(5年影响因子为12.272)上发表了题为《TiNb2O7hollow nanofiber anode with superio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的文章(10.1016/j.nanoen.2017.05.057)。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2015级硕士研究生俞浩翔,通讯作者为舒杰博士,宁波大学为论文的唯一署名单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化学能量储存工具,它具有自放电率低、容量高、倍率好等特点。铌酸钛(TiNb2O7)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高容量锂离子负极材料,相对于传统碳负极材料来说,铌酸钛具有工作电压高,比容量大等特点。该论文将纳米技术与铌酸钛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功结合起来,制备了一种铌酸钛纳米空心管负极材料,并以此材料作为电极构建了锂离子电池。经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该电池在以 10C电流密度下循环900次后,材料的比容量能保持在158.4毫安时每克。这就相当于我们的手机电池充电6分钟就能恢复满电状态,按照这样的情况反复使用900次,手机的可用电量依然可维持在原来的80%以上。该工作为电池材料与纳米技术的结合开辟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博彩导航
创新创业工作持续推进,于2016年建立宁波大学首批创新创业驱动中心,获批4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驱动项目,培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团队)20余项(支)。俞浩翔系博彩导航
新能源材料研究团队2015级硕士研究生,现从事可充电电池材料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他已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7篇高质量论文,其中一区论文6篇。近3年来,博彩导航
新能源材料研究团队在《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Power Source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6.0以上的一区论文20余篇。
(博彩导航
桂尚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