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10:00
报告地点:龙赛理科楼南楼202报告厅
报告人:闫寿科教授
报告人简介:
闫寿科,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获得者,2007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2013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邀请报告荣誉奖。主要研究领域是均聚物、共聚物以及共混高分子材料的熔体结晶行为、表面诱导的聚合物结晶行为、取向诱导的聚合物结晶行为以及聚合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已在Macromolecules等高分子方向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s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委员。
报告摘要:
就高分子材料体系而言,由化学键决定的一级结构,即分子链的化学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之一。然而,由非化学成键的分子链间相互作用控制的不同层次上的凝聚态结构,如晶体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等,对材料的物性同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高分子的晶体及聚集态结构对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影响更为明显。如聚偏氟乙烯由螺旋链构成的α晶相只能作为普通塑料使用,而其呈锯齿链构象的β晶相却是具有压电和热电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而特殊的形态结构也能表现出特定物理、力学性能。例如,高取向高分子材料可比其相应的非取向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导热等性能提高百倍。由此可见,高分子材料多层次结构及结构调控的系统研究是推动新材料技术发展的关键。表面诱导不仅可以控制聚合物的结晶结构,而且可以调控其聚集态结构,从而得到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对一系列聚合物在不同取向基质上的诱导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揭示不同诱导结晶机理的基础上,跟踪了聚合物诱导取向结晶的动态过程,并利用诱导产生的特殊结构使共轭高分子的光电性能大幅度提高。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