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10:00
报告地点:龙赛理科楼南楼202报告厅
报告人:周明炯
报告摘要: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电池为动力的混合型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性热点话题。各国政府对电动车的发展都给予了重大的支持,并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计划。目前,大型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汽车动力电池。国内外诸多汽车生产商正在着手于车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并已经实现了部分商业化。然而,锂离子电池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如2008年本田混合电动车起火事件,2011年杭州纯电动出租车自燃等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这些事件使得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电池安全性是锂离子电池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有效地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已势在必行。当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滥用时,电池温度将急剧上升,从而引发电池内部一些放热反应,并进一步地加剧电池温度上升,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当温度上升时,锂离子电池内部将发生一系列潜在的反应,例如,(1)电解液与负极的反应,(2)电解液自身热分解反应,(3)电解液与正极的反应,这些反应与电极材料及电解液的热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电池内部释放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时,电池就会出现冒烟、甚至燃烧和爆炸等现象,因此对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其热效应的研究对于消除隐患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要从根本上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还要从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出发。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