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导航

当前位置: 博彩导航>>博彩导航>>科学研究>>正文

【学术讲座】Effect of Chain Architecture on Surface Fluctuations of Polymer Melt Films

2013-10-24 科研办 点击:[]

报告时间:20131026(星期六)16:00-16:30

报告地点:龙赛理科楼南楼210报告厅

报告人:Mark D. Foster教授

报告人简介:

    Mark D. Foster教授现任美国阿克伦大学政策、规划及雇员部副院长,全球聚合物学会主任,Thomas A. Knowles聚合物科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分子链构型对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聚合物刷的表面行为等。20多年来在在Macromolecules,J. Phys. Chem. C,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Langmuir等国际著名刊物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

1987年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81 年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报告摘要:

    链的编结形状对高分子熔体的热致表面高度涨落的动力学有显著影响。一种编结方式是,将同一个分子的不同的部分加以连接,得到长链枝化高分子和环状高分子。我们通X-射线光子相关谱(XPCS)观察了具有精确结构的(包括线状、六臂星状、梳状、哑铃状、环状)的阴离子聚合聚苯乙烯的表面高度涨落。对于线状链,其表面松弛时间随其in-plane散射矢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无滑移边界条件下的热致毛细波的流体力学连续统理论(HCT)来拟合。假定此理论适用,膜的表观粘度可以通过XPCS结果来外推。对于线形链,通过此方法外推得到的表观粘度与用常规流变学方法得到的本体粘度是一致的。对于枝化链的松弛时间随散射矢量的变化,HCT亦可合理的拟合,但外推得到的粘度远远大于本体粘度。对五种不同结构的长链枝化高分子的研究表明,通过HCT外推得到的粘度与本体粘度的差异也随着链的结构而变化。而环状高分子和高接枝率的梳状高分子又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链结构的设计可以改变其表面动力学行为,从而调控界面的润湿、摩擦和粘接等现象。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上一条:【学术讲座】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Polyesters, Including PLA and PLGA 下一条:【学术讲座】From Molecules to Macromolecules to Materials: Using 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 to control structure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