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2年5月13日(星期五)下午2:00-3:30
报告地点: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meeting.tencent.com/dm/0C5mwpcHysQZ #
腾讯会议号:586-128-718
报告人:林振宇
报告人简介: 林振宇博士,福州大学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2007年在福州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7.10-2009.3在日本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化学传感器在医学、食品及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包括Nat. Commun., Adv. Sci., Angew. Chem. Int. Ed, Nano today, Anal.Chem.,等刊物。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及福建青年科技奖等。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及“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青年执行编委。 报告摘要: 传统的比色方法主要通过对比单一颜色的深浅变化,对目标物进行定性或者半定量分析检测。贵金属纳米材料拥有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被广泛用于可视化传感器的构建。当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或形貌改变时,其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继而溶液的颜色呈现丰富多彩的变化。课题组基于刻蚀和生长机制构建的可视化传感器,实现了基于多种颜色变化的可视化检测,解决了传统方法颜色变化种类少、定量准确度差等缺陷。结合核酸适配体以及抗原抗体的高选择性,构建了一系列多色彩纳米可视化传感器,并应用于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我们也开发了基于胶体金显色的新冠抗体快速检测技术,并产业化。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