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生物传感信号开关的设计及其应用
报告时间:2021年12月6日上午9:00
报告地点:北区1号实验楼227会议室
报告人:鞠熀先 教授
报告人简介:南京大学教授,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82-1992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1997年Montreal大学博士后,1999年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级人选,2009年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5-2014年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负责人,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为生物分析化学与分子诊断。发表论文776篇(IF>5刊物507篇);申请专利67件(已授权29件),英文专著6部,中文专著、教材7部。至2021.11.20论文被SCI他引354312次,h-index为99 (Google Scholar 107,引用>42000次)。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电分析化学专家组主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传感-生物芯片-纳米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Front. Chem.: Anal. Chem.》主编,《Sensors》、《J. Anal. Testing》、《Telomere & Telomerase》副主编,《Electroanalysis》、《Trends Anal. Chem.》、《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X》、《化学学报》、《分析化学》等刊编委。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2019年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17年重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报告摘要:从生物传感的概念出发,全面讲述其针对生命健康中体外检测与在体检测两方面的需求,从事生物传感方法研究的经历、策略与成果,阐述生物传感信号的产生途径与信号放大策略的设计,重点介绍电化学发光与荧光生物传感中信号开关的设计及其应用,包括在癌症靶向治疗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成果。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