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导航

当前位置: 博彩导航>>博彩导航>>科学研究>>正文

“材化讲坛”第5讲——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光谱电化学

2021-11-17  点击:[]

报告题目: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光谱电化学

报告时间:2021-11-22上午10:00

报告地点:

报告人:夏兴华

报告人简介:夏兴华博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现任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为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编辑,Analytical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Talanta和分析化学等十余刊物编委。1986、89年分别获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赴德国波恩大学访问,199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军大学、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荷兰乌特列支大学任博后。2001年回国后在电催化、光电生物传感与微纳流控生化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已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J. Am. Chem. Soc.等发表论文370余篇;撰写专著4章,合作翻译《电化学》专著一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5件(授权20件)。2011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报告摘要: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是纳米结构表面自由电子随能量匹配的入射光而发生集体震荡的一种现象,在纳米结构表面产生增强的电磁场,能显著增强相邻分子的荧光、拉曼、红外等信号。

报告将针对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灵敏度低、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调控纳米结构的LSPR光学,使其能量与分子的红外吸收能量匹配,提升红外光谱的灵敏度;同时,利用针尖局域电磁场作用,在提升红外光谱灵敏度的同时,提升红外光谱分析的空间分辨率。最后,将介绍LSPR产生的热电荷加速电化学反应的机制。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上一条:“材化讲坛”第6讲——基于微纳探针的生物测量 下一条:“材化讲坛”第4讲:生物纳米技术用于传感器的研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