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导航

当前位置: 博彩导航>>博彩导航>>科学研究>>正文

“材化讲坛”第6讲——基于微纳探针的生物测量

2021-11-19  点击:[]

报告题目:基于微纳探针的生物测量

报告时间:2021年11月22日上午9:00

报告地点:1号实验楼227会议室

报告人:徐静娟

报告人简介:

徐静娟 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97、2000年在南京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被聘为副教授;2006被聘为南京大学教授;2007/2008年度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4获批教育部特聘教授。现为Analytica Chimica Acta的编辑。研究方向:光、电化学生物分析。已发表论文50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报告摘要:

在单细胞层面测量生命各种状态下细胞中重要生物分子含量以及物理参量的变化,对于理解生命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纳尺度的化学测量为单细胞乃至亚细胞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比如金属纳米材料由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特性可以引起自身的光学、电磁学信号的显著变化,因此利用金属纳米颗粒的LSPR特性可以实现灵敏的生物传感和成像分析。微纳孔道因其表面限域效应,表现出与宏观体系显著不同的物质输运特性,因此将其与不同的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测量电流,光谱和质谱信号可以实现单细胞及亚细胞中生物分子活性的定量分析。这里我将介绍几种基于LSPR金属纳米探针和微/纳米毛细管的单细胞分析方法。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上一条:“材化讲坛”第7讲——纳米可视化生物传感策略及应用 下一条:“材化讲坛”第5讲——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光谱电化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