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3年8月10日下午15:30
报告地点:北区1号实验楼227会议室
报告人:刘强
报告人简介:
刘强,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2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年)及中组部qr青年项目(2015年)获得者。2017年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19年入选中国化学会“中国青年化学家钴元素代言人”,2019年起任《Green Synthesis and Catalysis》和《中国有机化学》期刊的青年编委,2022年起担任《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期刊的顾问编委。
2003年进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学习,2007年获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雷爱文教授),随后赴德国莱布尼兹催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Matthias Beller教授)。2015年7月入职清华大学开始独立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丰产金属氢活性中间体的结构、性质与催化,及其在绿色合成、生物质转化以及化学储氢中的应用。已在Nat.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Nat. Commun.、Chem. Rev.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共计被引用6000余次,并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和邀请报告30余次。
报告摘要:
对丰产金属氢中间体的反应性调控极具挑战,一直是中间体化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主要原因在于3d丰产金属氢化物的负氢解离能显著高于同族的贵金属氢化物,致使其负氢转移活性低;此外,由于3d丰产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更小,配体位阻效应增大,难以调控中间体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强供电子配体提升丰产金属氢中间体的负氢转移活性,并通过在配体上引入活化基团发展协同参与调控模式,从而克服位阻效应。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们通过发展动态配位,氢键协同以及双金属协同三类协同调控模式,实现了对丰产金属钴氢和锰氢中间体活性及选择性的有效调控,建立了高效的丰产金属氢催化体系,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偕二烯烃的位点选择性异构化、低碳醇缩合制备长链醇、含氮杂环及亚胺的不对称氢化等重要的催化转化反应。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